肥城市中大公司桃木厂生产的“桃木剑”,为肥城桃木制品填补了一项空白,为旅游产品的开发,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要说桃木剑,还得从该公司总经理王来新的创业经历谈起。 王来新,今年38岁,家住肥城市新城办事处巧山村。1980年中学毕业,正值改革开放春风劲吹之时,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,他自办了家庭胶补店。他勤奋好学,刻苦钻研,很快掌握了一整套轮胎胶补的实用技术。特别运用他发明的“尼龙帘胶补法”,胶补后的轮胎耐用率达到95%以上。因此,该项发明得到山东省科协、山东省科委的表彰奖励。同时,因他办店诚信度高,生意越做越红火,1987年他光荣地被肥城县团委授予“青年科技致富星火户”。 “自己富了,还要带动大家共同致富”。这是他不懈的执着追求。他对人常说的一句话“一花独放不是春,万紫千红春满园”。心里总在这样想,自己靠党的政策致了富,要报效社会,回报人民,心实际行动感谢党!这才是人生价值的体现。学徒工孟庆山,家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,母亲长年有病,家庭生活十分困难。于是,他免费让小孟吃和住,并手把手地教其学技术,后在他的帮助下,小孟自己也开起了“胶补店”。就这样,先后有20多名学徒工掌握了一技之长,都成了致富能手。 研制开发桃木制品工艺,是他人生价值坐标实现的又一载体。敢为人先,是他的性格。在他的创业历程中,在肥城连续有几个“第一”。因他思维超前,勇于有创新,有些事不等人们想时,他已想到做到了,待人们效仿时,他又将目光投向了更新的领域了。许久之前,他就萌发了借助桃文化做大桃木制品的念头。心想,肥城被世界吉尼斯列为世界第一桃园而著称于世,可多年来桃树到了砍伐期被砍伐后,桃农总把他拿来当柴,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和挖掘。其实,这一优势天然潜在,只是得不到挖掘。不能发挥其地缘效能哪还配称21世纪青年人!于是,他借助桃文化的内涵寓意,产生了研制开发“桃木剑”及其桃木制品工艺的想法。一来,有资源,变废为宝,桃农可以依托该项目,肥废弃的桃木变卖增加收入,同时还可以厂进行粗加工来致富;二来,填补民间工艺空白,扩大旅游业空间。考察论证后,于2001年斥资10万元,创办了肥城市第一家桃木工艺制品厂。这是继他堪称“三个第一”之后的又一个“第一”。 为把这个“第一”做好,他首先对材质进行了精选。在调查研究中了解到,因桃木性甘甜,树胶相对其它树种较多,因而制成品易裂变、变形、虫蛀。为了较好 地解决这个问题,建厂之初,他花了七个月的时间,经过反复多次试验,终于研究出了“桃木炖煮除胶法”,并投资三万余元,引进一台木材烘干设备,这样,材料经炖煮除胶后,再由烘干机凉干,即成桃木制品的优质材料,继而易裂变、变形、虫蛀的障碍得到了较好的改善。同时他又对剑体的外观形体设计进行了富有创意的研究,并借助古典艺术独具匠心的雕刻图案,力求做到现代文化与古典艺术的完美统一。因而设计制作的桃木剑,工艺先进,设计精良,制作考究,雕刻精细,具有极高的欣赏与收藏价值。产品投放市场后,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赏与认同。特别是去年,桃农因变卖废弃桃木一项增收七万元之多。同时,该厂还在城区七个乡村建起桃木加工户30几家。专门为厂提供剑体毛干坯,仅此一项,桃收入就很可观。因此,在2003年该产品被泰安市定为“旅游产品开发推荐产品”、“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”。 为实现他的人生价值,自1990年,他还为亚运会、为龙山公园建设、为市扶贫工程、为抗洪赈灾,为工程捐资上万无,因其事迹突出,连续多年被肥城市、泰安市、山东省授予“青年致富星火户”、“新长征突击手”、“青年致富状元”、“科技致富标兵”、“光彩之星”、“先进个人”等荣誉称号。并且他还是肥城市政协委员,2001年被选为政协常委,肥城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。公司也被山东省工商系统评为“先进私人企业”、“优秀民营企业” . | ||